聯(lián)系人:舒工
手機:13726017833
qq:64407753
地址:廣東省中山市三鄉(xiāng)鎮(zhèn)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7-23 12:58:39
高考硝煙雖已散去,但對高考作文討論的熱度卻毫無消退之意。
我校語文教師張德忠和姜勇軍對高考作文的解讀由《佛山日報》轉(zhuǎn)載,在省內(nèi)頗具共鳴;我校語文教師唐杰和周映映的下水作文從廣東省九地市1640位語文老師的下水作文中脫穎而出,分獲首屆粵港澳大灣區(qū)高考作文“下水作文”大賽二、三等獎。
壹
“愛勞動”,接地氣!
――我看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目
順德區(qū)第一中學 張德忠
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目,很接地氣。
一是作文導語的材料內(nèi)容貼近現(xiàn)實生活,降低了審題難度。核心概念是“勞動”,主題是“熱愛勞動,從我做起”,文體是演講稿,基本內(nèi)容和層次,則是個人的“認識和思考”,“希望和建議”。這樣,考生談論“勞動”,也可以談論自己的現(xiàn)實生活。
二是作文導語涉及的現(xiàn)象貼近青年的實際。主要針對“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,不愿意勞動”,“不尊重勞動”的現(xiàn)象;交流對象也是“面向本校(統(tǒng)稱‘復興中學’)同學”。這樣就形成“年輕人對著年輕人談論年輕人的的問題”,考生相對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看問題的切入點。
三是作文導語針對的問題貼近時代?!安焕斫鈩趧?,不愿意勞動”和“不尊重勞動的現(xiàn)象”,在當下,也的確時有發(fā)生;學生“學習忙”、“勞動的事,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”甚至可以“花點錢讓別人去做”,這樣的看法也的確有一些小市場??忌粫械侥吧?/p>
當然,接地氣的作文材料,也需要稍微細致一些的思考。比如“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”這句話,它起到從材料過渡到要求的作用。其中,“這”,應該限定在“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,不愿意勞動”,“不尊重勞動”的現(xiàn)象,這是駁論層次的“標靶”。而“深思”,則提示考生不能僅僅停留在現(xiàn)象的表述上,最好還能夠思考出深層次的內(nèi)涵:勞動創(chuàng)造財富,勤勞創(chuàng)造幸福;熱愛勞動,這一中華民族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,在當下的現(xiàn)實意義等。有犀利的駁論層次和深入的思考,應該更有希望被閱卷場評為高分作文。
貳
順德區(qū)第一中學姜勇軍:
“作文中一定要有 “我”存在,這是寫作的核心。”
本次作文題將作答要求與人生體驗相結(jié)合,創(chuàng)設真實的任務情境,對考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,也清晰指示了語文素養(yǎng)提升的具體方向。
不過高考作文命題的選材雖然具有鮮明的時代性,但是命題人想看到的絕對不是對時代空洞贊歌。作文是思想的表達,是語言的藝術(shù)。所以,要做到“文中有我”。作文中一定有一個“我”存在,我的生活認識才是寫作的核心。
同時作文考查理性思考能力,引導學生思辨分析生活現(xiàn)象。材料的關(guān)鍵在于“現(xiàn)實生活中,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,不愿意勞動”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?我們來深入思考剖析。
1.學習這么忙,勞動太占時間了。這是真實的社會現(xiàn)象,我們的思辨點在學習和勞動的關(guān)系,需要寫作者思考:學習的意義是什么?勞動的含義又是什么?二者的關(guān)聯(lián)又是什么?
2.科技進步這么快,勞動的事,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??!這可能是最好的借口了。我們寫作時,應該重點思考,人工智能和人生奮斗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人工智能的存在不是代替人類勞動,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勞動。
最后,作文材料中所提及的勞動更側(cè)重于體力勞動,是否會把學生引導到只關(guān)注體力勞動,不敢寫智力勞動?其實科技創(chuàng)新、精神藝術(shù)等智力活動也是勞動。如果有學生從這一點切入深入分析,也是很好的體現(xiàn)了思辨思維。
叁
躬身勞動,從我做起
――致復興中學全體同學
順德區(qū)第一中學 周映映
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!
我是來自高一(12)班的XXX,今天想和大家談談勞動這個話題。一提起勞動,一些同學就會叫苦連天,甚至面露鄙夷之色,把它等同于臟累體力活。此言、此舉,差矣!
事實上,勞動是美麗的。我想給你們講講我的姥姥,她生于新中國最艱難的時期。她背著孩子在麥田里彎腰撿零丁的麥穗,在干涸的河流里捕魚,在門前種起一棵營養(yǎng)不良的果樹,并用竹蔑織成蚱蜢給孩子當玩具……她堅韌,她聰慧,她用辛勤勞動讓苦難開出了花。在人類歷史上,我的姥姥不過是無數(shù)勞動人民的縮影。因為勞動,我們才有“江源來絕徼,嵐翠樸孤城”的都江堰;才有“深窟鎖霞煙,飛天態(tài)旖旎”的莫高窟;才有“人類害怕時間,時間害怕金字塔”的獅身人面像;才有橫臥海面的澳港珠大橋……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,都是由勞動人民的手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人類的生命何其短暫,但是通過勞動,我們可以彰顯人類意志的壯美,在無垠的時光里成就永恒。勞動者,是多么光榮的詞匯??!
如果沒有胡雙錢把自己關(guān)在數(shù)控機里苦練手藝,哪有C919的一飛沖天?正是千千萬萬勞動者的兢兢業(yè)業(yè),推動了大國巨輪。勞動者,美哉,壯哉!
如今,歷史與國家責任落到了我們肩上,我們義不容辭。同學們,勞動吧,做一名光榮的勞動者!
也許會有同學說,我們平時的勞動并不偉大,更何況,學習這么忙,哪有時間勞動呢?
當然,學習也是一種勞動,但是這種智力勞動有一個終極歸宿――實踐于體力勞動。空有學習而無實踐,我們將成為學習的奴隸。埋頭書本,我們雖對生物知識如數(shù)家珍,卻未必能養(yǎng)活一盆花;雖對物理公式倒背如流,卻未必能修好一臺收音機;雖牢記烹飪技法,卻未必能煲好一煲靚湯……因為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呀。沒有躬身勞動,空有學習,我們就仰視天而不知其高,俯視地而不知其厚,雖覺如夢,雖視如盲,雖聞如聾。應用知識,就是我們最好的勞動!同學們,勞動吧,勞動是最好的學校!
也許還有同學說,勞動的事可以交給科技??墒牵萍颊娴慕夥湃祟惲藛??
不可否認,機器讓人類免于機械勞作,然而,它也剝奪了我們直接體驗生活的機會。掃地可以交給機器人,但是它無法打掃我們心靈的塵埃;莊稼的播收可以交給機器,但是它無法給我們“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”的詩意。馬爾庫塞指出,技術(shù)越進步,個人的本性就越受壓制,人會成為只有物質(zhì)生活而無精神生活的“單向度的人”,也即馬克思的“人的異化”。我們需要警惕,當我們把勞動拱手于科技時,也終將受到科技奴役。因此,同學們,勞動吧,為了精神的自由!
無論是個人成長、國家發(fā)展、還是人類進步,都離不開勞動。作為復興中學學子的我們,應肩負起自己的勞動責任。為此,我發(fā)出如下倡議:躬身勞動,從我做起,從小事做起!清掃門庭的塵埃,生起一縷炊煙,播下一顆種子,同時也種下勞動的詩意,品嘗生活的滋味……同學們,讓我們勞動起來吧!
以上是我的演講,謝謝大家。
肆
以“勞動”之姿,筑“復興”之夢
順德區(qū)第一中學 唐杰
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!
“正是浴蘭時節(jié)動,菖蒲酒美清尊共。”高考碰端午,青年遇傳統(tǒng)。端午節(jié)是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,所以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同樣傳統(tǒng):以“勞動”之姿,筑“復興”之夢。
曾幾何時,“勞動”似乎不再是個褒義詞;“勞動人民”,內(nèi)涵似乎也蒙上了陰影。有些同學不理解勞動,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:“我們學習這么忙,勞動太占時間了?!卑褎趧雍蛯W習對立起來?;蛘哒f:“科技進步這么快,勞動的事,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??!”把勞動和科技一分為二。也有說:“勞動這么苦,這么累,花點錢讓別人做得了?!卑褎趧雍涂嚯y對立起來。
可是,親愛的同學們,你們知道嗎,勞動和學習的目的本質(zhì)上是殊途同歸的。網(wǎng)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,學習的目的就是“當上總經(jīng)理、出任CEO、迎娶白富美、走上人生巔峰。”這句話很直白,也有點俗,但如果翻譯得高雅一點,學習的目的不正是“創(chuàng)造財富,走上幸福”嗎?而習總書記用一句“勞動是財富的源泉,也是幸福的源泉”更深刻的指出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。事實上,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勞動,是一種區(qū)別于體力勞動的腦力勞動。
說到這里,也許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許多同學只是單純地把“勞動”理解為“體力勞動”,認為“體力勞動”是低賤的職業(yè),是“苦難”的代名詞,讀書學習就是要遠離勞動,擺脫勞動。我承認,這一點在中國甚至是有“文化背景”的。雖然熱愛勞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“夙興夜寐,灑掃庭內(nèi)”,但是,封建統(tǒng)治者卻少有尊重體力勞動的,即使是具有“民本”思想的孟子也不能免俗地大談“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于人?!边@種把勞動分為高低貴賤從本質(zhì)上來說就是一種剝削階級的思想,說明我們有些人雖生活在“信息時代”,思想還停留在“叢林時代”,夢想著不勞而獲過上輕松的生活。
其實,勞動本身就是高貴的,體力勞動更是最尊貴的“修行”,只有勞動,才能磨煉靈魂。所以,國外有維特根斯坦贊頌“體力勞動意味著對靈魂的拯救”,國內(nèi)有路遙歌詠“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生命的必要?!惫庞蟹冻纱鬁\吟低唱勞動的傳承“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種瓜”,今有偉大的革命先驅(qū)李大釗號召我們“人生求樂的方法,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?!备郀柣侵笔阈匾埽骸盁釔蹌趧影?!”
親愛的同學們,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,一個肩負使命的時代。改革進入深水區(qū),房價畸高、制造不振、生態(tài)惡化、貿(mào)易制裁……何以解憂?唯有勞動。何以圓夢?唯有勞動!要想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,就一定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以勞動之心逐夢和筑夢,以勞動之我定義青春中國,詮釋充滿無限可能的廣闊時代。
請記住,我們都有同一個名字:“復興”。我們都有同一個使命:“復興”。請讓我們以辛勤勞動傳遞生命熱量,以恪盡職守踐行使命責任,艱苦奮斗,復興中華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(jié)束。謝謝大家。
(審核:關(guān)曄姬)
掃一掃加好友